2021年是新冠疫情出現的第二年,整個社會一經開始適應了“疫情新常態”。羅蘭貝格調研了醫療健康生態中的醫療服務方、費用支付方、藥品器械提供方和醫療健康消費方,對公立醫院在支付改革全面推廣中面臨的挑戰,對私立和外資醫療機構患者引流和成本控制的壓力,對醫療器械、藥企面對醫保帶量采購模式的困惑和對生物醫藥創新產品的重視,對健康險公司針對重疾險、醫療險的市場競爭策略和風控能力的創新需求,對如何借鑒其他行業對消費者和患者實現更精準的個體化醫療、更早期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預防、更完美的就醫旅程,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和總結。展望2022年,羅蘭貝格認為中國的醫藥大健康行業亟待以“效率”和“創新”兩大關鍵詞為先,增強危機感,積極擁抱新時代的機會和挑戰。
效率:醫改之下,行業加速變革,全行業效率之爭愈發明顯
在中國政府推動共同富裕、重視硬科技、降低流通成本、增加行業有序高質供給的主基調下,醫療健康企業在分銷渠道、大供應鏈和商業模式方面亟需變革。
趨勢1 重塑分銷渠道組織
藥品和器械企業預計通過整合治療領域或產品線等方式進行組織重塑,從而提高人效,降低分銷成本。我們觀察到:頭部企業紛紛開展組織變革,甚至通過組織剝離手段確保集采藥物效率而同時不影響創新藥研發氛圍。組織重塑的本質是對企業的資源再分配,而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從變局中往未來看,著眼研判未來應將戰略重心專注于哪些疾病領域,并構建自身的商業能力。
趨勢2 重構大供應鏈體系
頭部生物藥企業以降本增效亦迫在眉睫。我們觀察到:頭部生物藥企業在帶量采購壓力之下,紛紛開始關注大供應鏈體系設計,從而確保企業盈利性。對尚處爬坡期的生物制藥企業而言,一方面需要通過重塑供應鏈以充分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加速構建自身銷售能力或借力營銷合作伙伴提升銷售效率、快速上量,以期走出戰略虧損期是當務之急。
趨勢3 調整績效激勵機制
在商業模式方面,對于進入集采的成熟藥企而言,商業模式須重塑以適應低毛利水平運營,而此需要企業重塑企業發展愿景、文化和領導力,并根據新的工作方式調整績效評價和激勵方式,以實現企業轉型。此外,我們也觀察到部分企業仍對集采進度和力度持觀望態度,我們預計此類企業在未來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
趨勢4 著力提升運營效率
創新支付模式和DRG、DIP的廣泛應用,讓醫院等醫療服務機構管理者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視為前所未有的工作重點。院長們將全方位提高醫院運營效率,包括床位周轉、藥品和耗材管理、門診及住院流程管理、手術排程、醫療信息化的完善、互聯網醫院建設等領域。同時,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都對患者引流工作高度關注。隨著過去10年大量的醫院建設和擴容,醫院和醫生都在獲取優質資源方面存在巨大挑戰。如何用合理的成本代價聚集足夠多高質量病源是醫院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觀察到:疫情之下,單純靠高返利的渠道模式獲客的私立醫療機構陷入經營窘境,而通過抖音等新渠道圍繞內容沉淀和品牌建設的機構獲得較快增長。
趨勢5 優化患者體驗
醫改、互聯網監管等新政及技術進步加速健康險行業發展。健康險企業必須重新評估醫改等政策對重疾險等險種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從而在產品開發、核保、理賠和患者體驗等環節進行優化,從而確保盈利性。我們觀察到:新技術的快速成熟為中國健康險保險流程化提供了良機,運用數字化技術優化理賠環節價值創造潛力巨大,尤其AI等技術的引入在理賠欺詐及客戶分析方面呈現較高效率優勢。
創新:帶量采購倒逼藥品/器械企業以及流通和零售各環節企業加快創新步伐
趨勢6 博采眾長,借鑒跨行業經驗
對從院內出走的藥企而言,無論是藥店/O2O亦或是電商/互聯網醫院等各新興渠道均對藥企在渠道理解、能力建設資源投入層面提出了極高的挑戰。院外渠道銷售趨于零售邏輯,領先零售企業在人、貨、場的領先實踐反向可供藥企借鑒。我們觀察到:注重藥店、電商等新渠道建設的企業已經率先取得了20%以上年化增長并在持續擴大銷售隊伍。在積極建設全渠道的同時,藥企還需要關注在產品獲?。簭膫戎匮邪l轉向研發與業務拓展并行,以期短中期內快速健全產品組合;從快跟研發轉向逐步布局原創,以期中遠期真正提升自身在產品層面的競爭力與創新力。對于械企而言,價格與盈利同樣受到集中采購等政策影響,但國家同時出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持高質發展的本土械企加快產品創新、推薦國產替代,值得械企加快步伐,把握機遇。針對以上趨勢,我們強力建議藥企和器械企業,向在消費者導向和全渠道管理方面先行一步的領先消費品企業借鑒取經,洞察其創新實踐背后的商業邏輯,謀定而后動,以期走出“多快好省”的創新之路。
趨勢7 洞察患者痛點
政府對于醫療衛生工作的關注重心正在從醫療逐漸向健康管理領域過渡,這對于整體衛生經費的使用效率有重要意義。公立醫院在建設互聯網醫院的過程中都增加了針對患者院外健康管理和康復管理的內容。圍繞前、院中、院后的一體化醫療健康整體解決方案將成為公立醫院創新業務和提高競爭力的重點。我們再次強調,這些解決方案絕對不能從自身稟賦出發主觀地臆測患者的需求。更需要的,是深入洞察患者痛點,甚至思考借鑒互聯網企業、零售企業曾經走過的創新之路,將健康解決方案真正從藍圖變成大家愿意嘗試、愿意買單的新鮮事物。
趨勢8 創新業務模式
商業健康險的創新重點之一是如何建立完善高效的醫療服務網絡,并力爭預報網絡內的醫療機構形成業務協同及戰略整合創新業務模式,從而降低理賠風險,并更好的改善客戶服務體驗,提高續保率。商業健康創新的另一個重點是將保險業務與健康管理服務更好的結合,形成保險加健康管理的創新業務模式。隨著人口老齡化及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重疾險產品的理賠風險逐漸變得難以預測和控制,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如何通過主動式健康管理來預防控制疾病的發生、發展,將成為市場上領先健康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相較于傳統的大而全的保險產品,未來健康險企業須本身具備較強對病種的深入理解,同時需要構建涵蓋藥企、械企和醫療服務機構的健全生態,從而在產品設計、分銷和理賠方面實現創新和差異化。
對醫療大健康行業企業來說,正在迎來一個艱難挑戰與爆發性增長機遇并存的時期。我們期待與大家一起,回歸商業本源,借鑒領先行業經驗,上下求索,尋求發展突圍的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