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治醫療設施,是指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災害或事故,快速設置的應急醫療救治場所或設施。應急醫療設施工程建設的施工組織和管理應當遵循項目建設需快速與合理共享、施工組織和流程布局需科學高效,結構和機電系統建設要安全高效的三大基本原則。本文將從應急醫療設施工程建設的基本概況、管理目標、工程主要特點與難點、施工組織、施工流程五個方面來展開說明。
工程概況及說明
施工及運行維護
應急醫療設施工程建設指南
一
01
工程性質與概況
(1)工程性質與概括
2020 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蔓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及時部署防控。各地積極響應國家的各項防控要求,落實防控責任,各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進。作為公共衛生臨床救治的設施,根據疫情發展的預判,醫院需要緊急增設應急負壓病房,因此擬建項目建成將本著一次規劃,按需分期實施的原則,規劃增設應急床位,預留后續需求、發展空間,視后續疫情發展情況再啟動后續建設。
新建臨時應急病房共由4個病房區塊及中間醫療通道組成。總建筑面積在1-3萬平方米左右,無地下室,采用集裝箱結構和輕鋼結構。新建臨時應急病房建設包括建筑、結構、 給排水、暖通空調、電氣、智能化、醫用氣體、消防和環保,共9個專業。新建臨時應急病房項目使用年限為5-6 年。
(2)建筑與結構概況
建筑新建臨時應急負壓病房及配套建筑,包括接診和檢查區、住院區、后勤保障區和RICU重癥監護病區等區域組成,各區域布置合理,銜接有序。新建臨時應急病房主體結構采用集裝箱結構形式和部分采用輕鋼結構形式,無地下室。地基與基礎采用施工簡單、周期短工序銜接緊密的做法。
(3)編制說明與依據范圍
1)編制說明。新建臨時應急病房項目作為緊急工程,為科學有效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本指南遵守設計圖紙、文件和規范進行編制的原則,嚴格遵守現行施工規范和質量檢驗標準, 遵守設計圖紙的要求。
2)編制依據。項目標志依據主要包括現行國家及地方、行業、地方施工技術規范、規程。
3)編制范圍。新建臨時應急病房項目包括地基與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屋 面工程、建筑給排水及供暖工程、室外工程等相關分部工程施工內容。
(4) 安裝工程概況
新建臨時應急病房項目機電系統復雜、系統多、空間小。包括建筑給排水及供暖工程:室內給水系統、室內排水系統、衛生潔具、室外給水管網、室外排水管網等系統;通風空調工程:通風系統、排風系統、凈化空調系統、冷凝水系統等系統;建筑電氣工程:室外電氣、 變配電室、電氣照明等系統;智能建筑工程:綜合布線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火災自動 報警系統等系統。
(5)擬建場地工程地質條件
新建臨時應急病房項目其場地為空地(項目自定),場地內地勢較平坦,雜物較少,地下管線少,無各類重要管線經過此區域。
管理目標
施工及運行維護
應急醫療設施工程建設指南
二
01
工期目標
擬建工程一般以日歷天計算。
02
質量目標
符合國家相關驗收標準,一次性驗收合格。
03
投資目標
項目管理期間,按照批準的項目算財政投資金額(或初步設計概算)進行投資控制, 原則上不超過投資估算。
04
文明施工目標
項目管理期間,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法、國務院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以及相關的《施工安全規范規程》的規定,落實文明施工管理目標,施工文明滿足地方有關文明工地各項規定與要求。確保施工現場達到文明施工標化標準。
工程主要難點
施工及運行維護
應急醫療設施工程建設指南
三
01
工程規模大,施工工期緊
從啟動一般10-20天需建成一棟功能齊全、能直接使用的負壓病房。包含病房,各類輔助用房及相關通道,施工規模龐大。工程施工工期為僅為2-3 周,如何協調把控好工期是本工程管理過程實施中的關鍵。
常規解決措施:分解工程任務,劃分施工段(非常關鍵),化整為零,分段施工、分段投入使用,合理組織流水作業,既要保證作業之間合理穿插和有序進行。
根據設計要求,擬建工程集裝箱頂部須放置排風機、新風機等設備,每臺估重500-700kg。然而集裝箱板材較薄,無法承載集中荷載。
常規解決措施:由設計人員確定安裝位置,并提前組織集裝箱專業施工單位參與深化設 計,計算需補強埋件尺寸、位置。
02
總包管理特點
應急工程,規模大、參建單位多,涉及眾多專業單位的協調、配合及照管,總承包管理要求極高。作為總承包商,如何按期、高質地實現本工程的綜合目標,實現使用方的期望, 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環節。
常規解決措施:策劃先行,制定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總控計劃,提前規劃材料轉運場地,明確機械、材料、各專業分包人員入場時間,做到現場有條不紊;在施工中不僅要監控專業施工單位的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安全文明施工,還提供相應的各項服務,為其施工創造便利的條件;并確保交付使用的產品滿足功能性要求。全面地、深入地理解使用方的要求,并積極結合到總承包的管理中,最終使之在工程中得到完全體現。
03
文明施工特點
應急工程位置一般周邊屬于環境敏感區域,對施工噪音、揚塵等控制要求高,其社會關注度高。
常規解決措施:
1)文明施工:將文明施工作為擬建工程實施的重點來抓,并按施工單位相關標準指引的要求執行,實施文明施工常態化管理。施工過程中必須合理布置施工作業面,加強對現場防塵、降噪、渣土垃圾處理工作的力度,嚴格控制環境污染源,展現良好施工形象。
2)安全控制:建立總承包安全保證體系,整合集團力量,充實現場安全管理隊伍,施工時重點落實交叉作業時的安全問題,杜絕重大安全事故和設備消防事故。
04
疫情期間管理難度增加
項目施工期間處于疫情爆發期,施工組織措施難度增大,施工管理不同于一般管理,既要保生產,又要守住施工人員零感染的底線。
常規解決措施:疫情期間管理建立疫情期間領導小組,實行分區管理,根據疫情的特點建立分流管理措施,具體后續文章會說明。
施工組織
施工及運行維護
應急醫療設施工程建設指南
四
01
施工現場布置
擬建工程規模大、交叉作業界面多、搭接工序多,同時施工量大,材料進出繁忙,而現場場地資源十分有限,總平面布置既要統一規劃,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場地資源,同時還要與各階段施工相適應,符合施工流程要求,減少各工序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牽制。在不影響施工的前提下,合理劃分施工區域和材料堆放、周轉場地。根據各施工階段合理布置施工道路,盡量保證材料運輸道路通暢,施工方便。符合施工流程要求,減少對專業工種施工干擾。各種生產設施布置便于施工生產安排, 且滿足安全消防,勞動保護的要求,臨設布置盡量不占用施工場地。臨時生活辦公設施沿用項目部已有設施設備。
02
施工用水、施工用電
施工用電系統:臨時供配電系統供電級數一般不超過三級,配電模式為工地臨時變電站→區域配電箱→ 終端配電箱。
配電方式:至各區域配電箱為放射式供電,樓層內垂直配電為樹干式配電,采用二路配電主干線沿樓層的兩側交替配電。臨時配電箱選型設計,區域配電箱原則上選用I型箱,終端箱選用Ⅱ型箱,電梯配電箱選用5型箱,電焊機配電箱選用31型箱。除了區域箱內開關部設漏電開關,其他配電箱配出回路均設漏電保護。
臨時用水系統:
(1)本工程的臨時用水包括現場施工區域一般生產用水、施工機械用水、辦公區域與生活區域用水、消防用水。
(2)施工現場用水與辦公區及職工生活區用水從院區就近管網引入管徑DN150mm水源至現場總臨水閥門,現場用水管道口徑由Ф100 規格組成供水主網絡,并在各需要用水部位留出水龍頭(根據項目確定)。
(3)利用院區已有消防設施增設消防水池;消防用水利用施工用水水管,在施工區域內設置100處消防栓,辦公、生活區設置一處消防栓,各配備30m消防軟管。結構樓層設一根消防立管和回水管,樓層豎向每一層設一只消防龍頭,且保證消防水流量最小達到720 升/分鐘。(根據項目確定)。
(4)現場消防用水利用場地內醫院消防水系統。
(5)每樓層在上下通道口、腳手架等部位均設干粉滅火器,并定期檢查更換。
(6)樓層施工用水用Ф100管徑水管布置至各施工層面,以滿足結構及裝飾施工用水。
(7)所有水管均沿圍墻或路下敷設,穿越重載車處作加固處理。
03
機械布置與施工
場地平整階段,考慮安排**臺挖機進場平整場地。由于工程主體結構為集裝箱式搭設,考慮施工階段施工材料設施同時運輸,在滿足本工程全過程的施工需要下,同時考慮到機械選擇的合理性、適用性和經濟性。
04
總進度與人員配置
項目部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按照流水施工的組織原則,編制詳細的勞動力配置計劃, 預計施工高峰期間的勞動力數量,并將其納入階段性的施工組織設計中。
施工流程
施工及運行維護
應急醫療設施工程建設指南
五
擬建工程一期劃分成3個施工段,一般可東西側病房區各為一個施工段,中部醫護區為一個施工段。
3個施工段同時開始施工,東側病房區由西向東施工,西側病房區由東向西施工,中部醫護區由南向北施工。安裝工程根據土建施工進度同步跟進。
本文節選自《應急醫療設施工程建設指南》,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辦法、技術質量保證措施將在后續推文分享,請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