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設計審批關注的要點
初步設計審批要求各類設計文件齊全,總體設計和各專業設計符合相應要求。在送上級審查部門審批之前,設計院和申康管理公司等需要特別關注設計文件在以下幾個方面是否達到相關要求。
(1)設計是否符合國家及當地有關技術標準、規范、規程、規定及綜合管理部門的管理法規。
(2)設計主要指標是否符合被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或土地批租合同的內容要求。
(3)總體布局是否合理及符合各項要求。
(4)工藝設計是否成熟、可靠,選用設備是否先進、合理。
(5)采用的新技術是否適用、可靠、先進。
(6)建筑設計是否適用、安全、美觀,是否符合城市規劃和功能使用要求。
(7)結構設計是否符合抗震要求,選型是否合理,基礎處理是否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8)市政、公用設施配套是否落實。
(9)設計概算是否完整準確。
(10)各專業審查部門意見是否合理,相互之問是否協調。
除了以上內容外,還需注意的是安保、勞保、環衛、無障礙設施等方面,對涉外項目的安保監視、防范、報警設計是否符合要求等進行審查;對鍋爐壓力容器的設置、特種設備及非標設備的安全性能、操作崗位的勞動職業保護、高層建筑的外墻清洗設施等進行審查;對環衛垃圾清運方式,垃圾間大小、位置、高度及帶路是否滿足環衛車輛進出等進行審查;對是否配套設計無障礙設施,是否執行設計規范和建設標準以及是否在工程概算中包括無障礙設施費用等進行審查。
建設單位送審初步設計時,必須提交的文件資料如下:
(1)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注文件(復印件)。
(2)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審核意見:如規劃、消防、交通、環保、綠化等部門。
(3)外配套部門:水、電、電信部門審核意見。
(4)有設計資質的單位提供的全套初步設計文件。若為多家設計單位聯合設計,應有總設計單位負責匯總的資料。若為境外設計,須提交國內設計顧問單位的咨詢意見,初步設計文件必須加蓋統一頒發的出圖專用章。
(5)相關土地批準文件。
(6)其他。
各職能部門審批的要點
醫院建筑項目的初步設計必須分類征詢規劃、消防、交警、交通、環保、綠化、衛生、民防、抗震等職能部門和水電、電信等外配套部門,各部門審批要點總結如下,
1.規劃
對建筑物性質、用地范圍、各類規劃指標予以核定,如容積率、覆蓋率、綠地率、道路家建筑總高度、日照標準、高壓走廊、出人口位置、停車泊位數等以及對總平面布局、周圍環境、空間處理、交通組織、環境保護、文物保護、分期建設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并對各方建簽退界要求子以認可,對于特殊環境,如重要地段、鄰近保護建筑、航空港環境設計、群休市設計、立面要求、高度控制等是否符合規劃部門的要求。
2.消防
對防火間距、耐火等級、配套工程(變電、鍋爐、調壓站)的防火措施予以核定。對消防道路是否環通,轉彎半徑、登高撲救面及場地是否能滿足要求,消防水源落實方式(設消水池還是兩路市政管網供水)、建筑單體中的防火分區、消防前室、消防中心位置、樓梯設置、防排煙措施、走廊環通、地下車庫的單雙通道、出口、消防設備、系統的選用以及對特無場所的消防要求進行審查。
3.公共交通
公安局交警隊交通業務部門需要對項目建設前周邊地區的道路交通狀況,項目所在地 周邊主要交叉口的交通量規模及服務水平,土地利用及開發強度與交通量生成、吸引的關系項目投入,使用后周邊道路及主要交叉口交通量的增長情況、服務水平等的變化,停車量.出入口的位置、路網結構、基地交通組織、地面地下停車場安排或對特殊停車形式以及道路主要的設計技術條件等進行審查。
4.環保
根據所在地區的環境和總體環境功能、環境目標,核實項目的三廢排放標準,對相應的三廢治理的措施、排污能力及處理方案進行審查。例如:
【案例 】
某醫院項目建設前期需要經過市環保局批準建設,根據規定,該項目必須編制環評報告書,然而該報告書的編制難度較大,需要對整個醫院區城內所有建筑的環境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三廢治理措施也需要更加深入細致,還要對附近居民進行問卷調查,耗時較長;某環境保護咨詢單位在該項目 3km范圍內進行了 200 多份問卷調查,并且通過電子媒體及報刊在全市范圍內先后進行3次公示,還在項目周邊居委會張貼公告,最后在公眾對該項目的環保情況無異議,同意該項目實施的前提下,編制了細致深入的環評報告書,經審查,項目順利取得環評批復。
5.綠化
對建設項目的綠化總平面圖、綠化布局、綠地面積、綠地率進行審查。
6.軌道交通
臨近軌道交通隧道的項目設計軌道交通安全保護區管理,交通委員會軌道交通處需要對初步設計方案中項目與軌道交通結構的相對位置關系凈距、項目對地鐵結構和運營的影響進行審查。
7.配建機動車停車庫
若項目中包含停車庫,則需市交通委員會交通建設處對停車庫泊位類型和數量、停車庫內部設計、停車庫標志設置等指標進行審查。
8.民防
按地區要求確定擬建項目是否要建民防工程,對民防建筑面積、抗力等級、平戰結合的用途、連通口位置、民防工程設計技術是否符合要求等進行審查。供電部門對供電電源及電壓等級及設計位置、性質,進線方式(架空、電纜),總表設置、供電量,電能計量裝置,電源容量及回路數,備用電源和應急電源容量及性能,變、配、發電站數量、容量和位置,自備應急電源的型號、電壓等級、容量電能計量裝置等進行審查。
9.抗震
抗震烈度、結構體系及構造措施、自震周期、結構頂點位移及層間位移計算是否滿足抗震規程要求進行審查。
10.防雷
建筑物防雷設計等級、需防雷的建筑和設備設施及其防雷措施需報氣象局審查。
11.衛生防疫
對建筑物的日照、通風采光、餐飲工藝路線設計、污水消毒處理及職業衛生防治措施等進行審查。
12.歷史文物保護
文物局需要對涉及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工程的文物保護措施和方案進行評審。
13.醫技防輻射
醫院醫技科室的大型醫療設備如直線加速器、MRI和 PET-CT、高壓氧艙、核醫學設備等有較強的輻射,因此,對于醫技樓或醫技科室需要采取防輻射保護措施,相關部門會對醫技建筑防輻射設計方案進行審查。
14.節能
設計單位應當依據國家和當地現行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范及相關規定,編制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初步設計方案建筑節能篇章。
市或者區(縣)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在初步設計方案審查時,應當按照《建設項目初步方案建筑節能審查要點》、加強對建筑節能篇章的審查.對不符合建筑節能標準和規范的,不予審查通過。
15.煤氣
對煤氣用氣方式及性質、用氣量、管網的走向、煤氣調壓站設置與否及調壓形式的確定、供氣表房位置、煤氣使用點安全措施等進行審查。
16.給水
對供水來源、供水能力、水壓、水管方位、管徑及根數、可否形成壞網、單體供水系統是否可行及用水量等方面進行審查:當建自備水源時,應對水源的水質、水溫、水文地質及取水方式及凈化處理工藝等方面進行審查。
17. 排水
對污水排放接管標準基礎路進行審查
18.電話、電信
對電話總量、通信要求、機房大小、電信進線方式及位置、附近的地區站能否滿足項目要求、電信體系是否符合規范和要求等方面進行審查。
前期跑外配套手續相對繁復,不確定影響因素也很多,往往要跑很多次,對項目節點會產生較大影響。例如:
[案例]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臨港新城醫院在項目前期階段,恰逢南匯區和浦東新區二區合并,導致前期申報審批的辦事流程變更,辦公地點改變、窗口合并、經辦人員調動,已經在南匯區辦好的外配套證件又需要重新到浦東新區辦理,舞建辦克服人生地不熟和行政部門交又合并的種種難關,經常奔走于80km之外的南匯區政府和浦東新區之間來回奔波約 350次,終于在最越時間辦齊證照,保證項目按期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