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學玲 孫風麗
【摘 要】自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以來,疫情迅速發展蔓延。為控制疫情防止大范圍蔓延傳播,當地政府迅速啟動方艙醫院作為輕型及無癥狀感染者的救治醫療場所。在入艙工作的過程中如何做好院感管理保護醫務人員不被感染,對援護醫療隊來說是一項重大挑戰。上海市徐匯區龍耀路方艙醫院從建立健全組織體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扎實開展防控工作、強化感染防控培訓、感染防控閉環管理、工作人員健康監測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醫院感染防控措施,為大型方艙醫院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方艙醫院;醫院感染防控
2022 年 3 月上海疫情爆發,病毒菌株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 (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 奧密克戎變異株 BA.2,較德爾塔毒株相比因其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重復感染風險更高,在防治過程中,醫務人員同大量陽性感染者密切接觸,增加了職業暴露的風險可能給方艙醫院感染管理和駐地酒店管理帶來了挑戰[1]。山東省援護醫療隊4月6日整體接管上海市徐匯區龍耀路方艙醫院,不同于多數平面方艙,樓宇式方艙醫院樓層區域多、創建時間緊迫,建筑結構形態特殊、密度大,病區不能嚴格按照負壓感染性疾病病區標準來運行,因此做好方艙醫院的感染防控管理,防止疫情擴散,保證輕癥患者的治療和隔離是有效控制疫情、救治患者的重要環節。我們所在方艙醫院采取了一系列合理、科學的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01
建立方艙感染防控管理領導小組、建章立制理順流程
醫療隊整建制接管后,在指揮部院感組的領導下,成立了方艙感染防控領導小組,下設主任1名,副主任 2名,9名跟組院感組長及 4-5 名院感消殺人員,設立院感督導組、消殺組、視頻監控組、方艙環境核采及防護培訓考核組、駐地酒店院感管理組、綜合協調及應急指揮組、物資保障組,明確各組職責工作內容,實施組長負責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通力配合,快速推動工作開展落實。
院感主任、副主任協同方艙各組組長組成院感督導小組,定期對艙內醫療工勤人員自我防護、工作中的院感風險、物表環境消殺、三區通道管理、防護服穿脫流程等內容進行督導檢查,并在每日方艙交接班之際進行問題反饋;消殺組負責緩沖區、穿脫區的環境物表消殺、醫護人員出艙后的消殺;視頻監控組負責監督指導醫護工勤人員的防護服脫卸,艙內工作人員院感暴露后的緊急處理,分流出艙醫務人員;方艙環境核酸采集組負責方艙內清潔區、緩沖區的物品表面的核酸采集工作;防護培訓考核組針對醫務人員、工勤、駐地酒店、司機等人員進行院感防護知識技能培訓考核;駐地酒店院感管理組負責酒店環境物表采集和駐地酒店醫務人員、酒店管理人員及司機的核酸采集工作;綜合協調及應急指揮組負責與指揮部工作對接及物標人員標本可疑陽性的處理;物資保障組負責院感消殺物品保障工作。
02
群策群力,因地制宜,扎實開展防控工作
院感防控工作不僅需要院感人員的指導監督,疫情防控工作中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應樹立“人人都是感控者”的理念,院感防控從細微處入手。
2.1 分區明確,標識清晰
設立“三區兩通道”格局,實行醫患分離、潔污分離,清潔區與污染區之間設立緩沖間,作為清潔區與污染區的分水嶺[2],醫護人員在穿好防護服進入緩沖區前需自行或由院感人員檢查防護服的密閉性,口罩、護目鏡或面屏是否佩戴到位。實行醫護人員和工勤人員雙通道進出污染區,嚴格劃分活動區域,避免因工勤人員感染而造成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
2.2 清潔消殺物品
擺放合理,做好個人防護宣教將手消毒用物及酒精濕巾置于方艙每個隔斷顯眼處,醫療廢物垃圾桶蓋置于蓋緊狀態,洗手池處放置洗手液,通過“方艙小課堂”的形式向艙內患者普及規范佩戴口罩的方法和重要性,通過漫畫主題宣教的形式引導患者核酸采集的配合方法。聯合工勤人員落實方艙環境消殺,每班次 1-2 次,空氣
凈化消毒裝置處于正常使用狀態[3],引導方艙內患者避免大范圍聚集,醫護人員在工作中避免大范圍活動以免引起氣溶膠的產生。
2.3 靈活彈性排班,醫護人員有序分流出艙
根據方艙內患者數量合理安排進艙工作人員數量及時間。在工作允許的情況的實行分批進艙分批出艙,醫務人員穿脫防護耗時較長,為避免出艙時間人員集中導致污染區防護超時及大量氣溶膠產生引發交叉感染,根據艙內情況提前0.5-1小時安排醫務人員陸續出艙,出口設立 3 條通道進行同時脫卸,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及院感暴露事情的發生。
03
理論操作相結合,強化院感培訓力度,提升感染防控意識
3.1 醫務人員
援護醫療隊將院感培訓貫穿始終,通過自培自考 - 互培互考 - 互培抽考的形式完成三輪基礎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職業暴露的應急處置,手衛生、標準預防、個人防護、清潔消毒、基礎感染防控、感控崗職責及工作流程等方面,以各家醫院為單位進行自培自考,并將考核成績上報統計,理論操作考核未達標者不可進艙;由方艙院感組進行培訓指導,成立測評組所有隊員依次完成達標考試;各醫療單位定期組織院感培訓,院感組在醫務人員出艙時現場實地抽查院感防護脫卸及方艙中院感相關工作。
3.2 工勤人員、酒店駐地保障人員
對入艙工作的工勤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對職業暴露的應急處置、手衛生、標準預防、個人防護等內容進行逐一培訓,協助做好感染培訓相關工作;指導駐地酒店保障人員規范佩戴口罩、個人防護等相關方面的指導。
3.3 院感學習常態化
借助微信群發布穿脫防護用品注意事項、醫廢處置注意事項等專項基礎感控知識培訓內容。錄制穿脫防護用品、職業暴露處置等小視頻;將出入艙、乘坐班車途中、酒店個人防護中存在的問題在微信群中集中學習。
04
專項督導與日常巡查相結合,感染管理閉環制
4.1 織密三級防控巡查體系
建立班次自查、組內督查、聯合感控部督導的三級疫情防控巡查體系,層層把控的督導模式把防控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更加牢固,排查防控漏洞、加固防控重點、落實防控要求,通過對全院防疫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摸排,及時協調、疏通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真正做到立行立改。對各部門感控專家組重點性督查問題,建立臺賬,逐項落實整改。
4.2 高效常態反饋機制
對于各班次工作過程中、督導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類匯總,借助每日方艙例會的形式進行逐一反饋強調,跟方艙指揮部、醫療、護理、后勤保障等各部門協調解決艙內院感問題;對于需要即時即改的問題當面反饋給各組組長和方艙護士長,現場協調整改到位;對于受環境條件所限出現的感染防控問題,提出指導性的意見方案供方艙指揮部決策考慮;調動方艙中志愿者、工勤人員的積極性,配合指導
方艙內工勤保潔人員消殺清理工作,形成互相監督考評形式。
4.3 持續追蹤,持續改進
建立問題臺賬和整改臺賬,持續關注,督促各組及個人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落實,對先前督導檢查發現的問題“回頭看”,形成常態化持續化,避免問題再次發生。
05
工作人員閉環管理
嚴格落實工作人員方艙 - 酒店兩點一線的閉環管理,每日安排專車點對點接送,禁止到非隔離區域,盡量避免跨病區走動[4];不得私自離開醫院和居住酒店,嚴格遵守集中居住酒店的各項規章制度;每日開展自我健康監測并上報;如出現發熱等癥狀立即報告,并按要求實施醫學觀察;按要求按時進行新冠核酸檢測。
06
健康管理與健康監測
6.1 健康監測
全體隊員每日進行1次核酸檢測,每日早晚兩次體溫監測,認真如實填寫 “援護醫療隊員健康監測表”,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如實填報,第一時間向組內感控組組長報告,感控專職人員每日匯總信息,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追蹤觀察。
通過感染防控培訓規范職業暴露發生后的應急處理,形成處理流程下發至各隊員,同時在方艙護士站顯著位置張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職業暴露應急處置流程,準備職業暴露后應急處理物品如醫用外科手套、一次性反穿衣等防護物品。
07
取得的成效
龍耀路方艙醫院位于上海市徐匯區,是山東省援滬醫療隊接管的首個方艙醫院,編制床位 1203 張,實際可用床位1175 張,主要收治輕癥、無癥狀病人。4 月 5 日派出首批醫護人員進駐,4 月 6 日全面接管,歷時 36 天,總計派出 136批次 6000 余人的醫護人員進入方艙,累計收治 2369 名患者,轉出 107 人,累計出院 2262 人次。取得收治患者 “零死亡”、醫護人員 “零感染”、治愈患者 “零回頭”、醫患“零投訴”(“四個零”)的好成績。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率由 68.32% 提高到 97.57%,環境清潔消毒合格率由 72. 46% 提高到 99.46% ,脫卸防護用品不合格率由 13. 24% 下降到0,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處置知曉率從 64. 37% 提高到 100%。
08
建議與思考
方艙醫院院感防控工作是在專業感控人員的指導下,多專業共同參與的模式,需要樹立“人人都是感控實踐者”的理念,從細微處著手,充分調動方艙中的感控力量,內化于心、充分理解并運用到日常;專業的感控培訓和嚴格的考核是避免院感暴露的重要基礎[5],能有效降低醫務人員之間交叉感染的發生;專項督導與日常巡查相結合,高效常態反饋機制實現感染管理閉環制是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是不斷提高院感防控質量的有效措施,切實保障了醫患健康安全,為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開艙前的科學、準確的院感評估是后續開展院感防控工作、保障醫務人員健康和患者快速康復的重要環節。方艙醫院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和無癥狀感染者康復治療的重要場所,在感染防控的工作中需要不斷探索完善因地制宜。
參考文獻
[1] 新冠病毒 SARS-CoV-2 突變體奧密克戎(Omicron)的新特點 :高 傳 播 率 低 致 死 性 [2022-01-14].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839720.
[2] 聯防聯控機制綜發 . 新冠肺炎方艙醫院設置規范[S].202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S].2012.
[4] 王亞東 , 黃順 , 張昕 , 等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收治一線醫務人員集中隔離居住的管理 [J]. 解放軍醫學院學報 ,2020,41(3):229-231+236.
[5] 杜明梅,索繼江,閆中強,等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期間大型綜合性醫院感染防控策略[J] .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0,30( 8) : 1125-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