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部地區在建規模最大的醫院工程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工程于5月31日實現主體結構出正負零,和老院區一樣的“朝陽紅”和漂亮的Z形飄帶不久就能出現在京城東部。
北京朝陽醫院東院效果圖
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工程位于朝陽區常營回族鄉,定位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功能的市屬醫學中心,是加快全市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布局的重要舉措。醫院設計總床位1000張,日接待門急診患者6000人次,建成后不僅能滿足北京東部地區居民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同時還將輻射到津冀地區。
工程總建筑面積約19.8萬平方米,包括醫療綜合樓、鍋爐房、污水處理站和液氧站4座單體工程構成,其中醫療綜合樓總建筑面積19.7萬平方米,分地下3層、地上12層,包括內科住院樓、外科住院樓、行政科研教學綜合樓。
“地下結構是工程的地基。9個月的施工時間,我們完成了8.8萬平方米的地下結構,接近項目總建筑面積的一半。”施工方北京建工集團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工程項目總工王麗筠介紹,按照功能設計,朝陽醫院東院工程的地下部分不僅涵蓋了多功能地下就醫大廳和停車庫,還包括維系整個建筑正常運轉的各類機房等。
記者在現場看到,短短半天時間,地面上就豎起了不少鋼柱。據了解,這也是北京市首個裝配式三甲醫院,裝配化率能達到70%。除了常見的裝配式幕墻外,這里的墻體也都是在工廠預制后到項目現場直接掛裝,地上施工很少能看到混凝土。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朝陽醫院東院設計中也考慮到建筑與環境的融合,門診大廳采用了Z字形的“飄帶”結構和玻璃屋面。長104.4米、寬46.8米的“飄帶”架在鋁合金網上,仿佛飄浮在空中,室外就是下沉花園,讓患者透過飄帶就能望見綠色。
按照計劃,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工程將于2020年10月底實現主體結構結構封頂,2022年正式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