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做造血干細胞自體或異體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此外化療、放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使機體抵抗力進一步降低,所以容易發生感染。鑒于此,造血干細胞移植病房及配套用房需要達到潔凈等級標準,使室內空氣環境達到衛生質量要求,以此來降低血液病患者被感染的風險,提升治愈率。
為控制不同用途用房的室內空氣環境衛生質量,降低外源性感染風險,潔凈用房分為5級。各級用房在空態或靜態條件下,細菌濃度(沉降法細菌濃度或浮游法細菌濃度)和空氣潔凈度級別都必須符合等級標準。潔凈用房分級和指標應符合表下表的要求。
注:1.浮游法的細菌最大平均濃度采用括號內數值。細菌濃度是直接所測的結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換算的結果。
移植病房的各類潔凈用房除靜態細菌濃度和潔凈度級別應符合相應等級的要求外,各類潔凈用房的其他主要技術指標可按上表設計。
01
溫度和濕度
應滿足患者居住治療期間的需求。一般冬季病房溫度為22-24℃,相對濕度為45-50%;夏季病房溫度為24-26℃,相對濕度為50-55%;病房溫度、濕度波動應控制在±2℃或±5%的范圍。
02
潔凈度
移植病房的潔凈度指標,參考國內、外醫院協會的標準,其中:日本醫院協會標準《醫院空調設備的設計與管理指南》(HEAS-02-2004)要求潔凈度為Ⅰ級(百級);美國建筑學會標準《醫院和衛生設施建設與裝備指南》(1998)要求設計成使氣體直接由最潔凈的病人護理區域流向較不潔凈區域的形式,送風端設置對0.3μm微粒的效率為99.97%的高效過濾器;俄羅斯聯邦國家標準GOST R525392006要求移植病房病床區域為百級,病床周圍區域為千級。結合我國有關規范要求,設定移植病房內潔凈度為ISO5級(百級)標準,衛生間為ISO6級(千級)或ISO7級(萬級)標準。
03
壓力梯度
移植病房對潔凈走廊、對衛生間等不同區域有一個合理的、有序的壓力梯度是十分關鍵的。為了維持移植病房的潔凈度免受鄰室的污染,要求在移植病房內維持一個高于鄰室的空氣壓力,且在門開啟時保證有足夠的氣流向外流動。盡量減少由開門動作和人的進入的瞬時帶進來的氣流量,并在門開啟狀態下,保證氣流方向是向外的,把污染程度減小到最低。通過對不同送風量所建立的不同壓差和開門狀態流線的計算模擬,選擇病房和衛生間的壓差5~8Pa,使衛生間內的壓力能較穩定的保持。開門時病房內大部分地方的流線沒有發生變化,基本保持垂直,只有在靠近門附近的小部分空間內流線發生向衛生間的彎曲,且氣流方向是朝向衛生間的,說明衛生間內的污染只是在門附近很小的區域,不會進入移植病房,不會影響病房的潔凈度。
04
空氣相對流速
病房送風速度選擇:白天0.25~0.15m/s,晚上0.15~0.10 m/s;能夠滿足治療和休養需求,同時,可以改善夜間休養環境。
白天大風量運行和晚上小風量運行狀況下,對病床上患者的發塵影響半徑進行模擬和對病房的自凈時間進行計算,在大、小風量下人的發塵半徑都可以控制在50cm以內。大風量運行時病房用約40秒全部排出室內的污染物,小風量運行時約60秒全部排走污染物。
05
室內允許噪聲值
移植病房一般空間較小,而且患者治療期一般為30天,需要24小時在病房內連續治療和修養,潔凈空調設備需常年24小時運行,產生的噪音對患者治療和修養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應盡可能減少設備運行噪聲對患者的干擾。
06
日照與照明
移植病房的探視窗應朝向東或南,應保證有足夠的日照時間;探視窗采用雙層密封玻璃內設電動無線遙控百葉,患者可在病床上通過窗戶和對講機跟家屬交流,還可以觀看到戶外的風景。
07
室內空氣質量
移植病房竣工使用前應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全面檢測,其檢測結果應符號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