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凈手術部驗收
潔凈手術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一般需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推薦檢測的項目包含截面風速、風速不均勻度、換氣次數、靜壓差、潔凈度、溫度、相對濕度、噪聲、照度、細菌濃度、新風量、排風量、諧波畸變率、甲醛、苯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TVOC)濃度等,主要以
GB50333-2013《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作為檢測驗收的依據。
I級潔凈手術室和需要無菌操作的特殊用房驗收標準如下:室內需保持正壓,工作區平均風速0.20~0.25m/s,溫度需要保持21-25℃,相對濕度30-60%,最新新風次數15-20次,噪聲≤51dB(A),最低照度≥350LX,最少術間自凈時間不低于10分鐘。其他潔凈用房請看下表。
表 潔凈手術部用房主要評價標準
另外,還有對Ⅰ級手術室截面風速不均勻度、細菌濃度的檢測特殊要求。
特殊檢測要求
(一)
根據個點實測送風的不均勻度以避免送風盲區
1)為了更好的控制Ⅰ級手術室手術區的術中感染風險,我們在測試手術區截面風速的同時,還要根據個點實測風速計算出Ⅰ級手術室手術區送風的不均勻度,滿足要求的風速不均勻度,可以有效的避免送風盲區,從而得到更好的送風效果。國家規范要求Ⅰ級手術室手術區地面以上1.2m截面按規范要求布置測點時,風速不均勻度β應≤0.24,計算公式見公式。
2)測點范圍為集中送風面正投影區邊界0.12m內的面積,均勻布點,測點平面布置見圖。測點高度距地1.2m,無手術臺或工作面阻隔,測點間距不應大于0.3m。當有不能移動的阻隔時,應記錄在案。
3)檢測儀器最小分辨率應能達到0.01m/s,儀器測桿應固定位置,不能手持。每點檢測時間不少于5s,每s記錄1次,取平均值。
圖 地面以上1.2m截面風速測點平面布置
圖 截面風速測試實例
細菌濃度的檢測
1)當采用浮游法測定浮游菌濃度時,細菌濃度測點數應和被測區域的含塵濃度測點點數相同,且宜在同一位置上。每次采樣應滿足表規定的最小采樣量的要求,每次采樣時間不應超過30min。
表 浮游菌最小采樣量
離心式采樣器
2)當用沉降法測定沉降菌濃度時,細菌濃度測點數要和被測區域含塵濃度測點數相同,同時應滿足表規定的最少培養皿數的要求。
注:如沉降時間適當延長,則最少培養皿數可以按比例減少,但不得少于含塵濃度的最少測點數。采樣時間略低于或高于30min時,允許換算。采樣點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 的任意高度上。
3)不論用何種方法檢測細菌濃度,都應有2次空白對照。第1次應對用于檢測的培養皿或培養基條做對比試驗,每批一個對照皿。第2次是在檢測時,應每室或每區1 個對照皿,對操作過程做對照試驗:模擬操作過程,但培養皿或培養基條打開后應又立即封蓋。兩次對照結果都應為陰性。整個操作應符合無菌操作的要求。采樣后的培養基條或培養皿,應置于37℃條件下培養24h,然后計數生長的菌落數。菌落數的平均值均應四舍五入進位到小數點后1 位。
4)當某個皿菌落數太大受到質疑時,應重測,當結果仍很大時,應以兩次均值為準;當果結果很小時,可再重測或分析判定。
5)布皿和收皿的檢測人員應遵守無菌操作的要求。
諧波畸變率
(二)
諧波畸變率檢測是《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修訂后新增的內容,因為目前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的風機普遍采用變頻控制,變頻器會干擾電源,電源收到“污染”會對手術室內的關鍵儀器設備產生影響,如心臟起搏器等,可能會造成醫療問題。
檢測儀器及檢測方法按現行國家標準《電源質量檢測設備-通用要求》GB/T19862、《電能質量 公用電網諧波》GB/T14549和《電能質量檢測分析儀器檢定規程》DL/T1028的要求執行。
圖 諧波畸變率測試實景
甲醛、苯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濃度
(三)
甲醛、苯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濃度的檢測是《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修訂后新增的內容,手術部裝修中使用了大量的裝修材料和粘合劑,污染風險高,再加上手術部封閉,新風量有限,對污染物的稀釋能力有限,因此為了保護醫務人員和病人的身體健康,應對新建手術室的污染情況進行基本參數檢測。
甲醛、苯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濃度檢測的其余要求和驗收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中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