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兩年暖通空調行業熱度最高的產品之一——直膨機成為了很多制造企業的“戰略”產品。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方艙醫院、應急病房、PCR實驗室等防疫基礎設施需求急劇增加,而在這些場所帶有空氣處理功能的直膨機有著明顯優勢。并且直膨機產品安裝便捷、性價比高的特性使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市場增長迅猛,熱度持續居高不下,熱浪一波接著一波。為此,我們將用S(優勢)、W(制約)、O(機會)、T(挑戰)分析法,來分析目前仍處于“熱搜”狀態的直膨機。
S
性價比高,應用范圍廣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為滿足疫情防控及公共衛生需求,越來越多的項目趨向于“短平快”:貨期短、流程平、安裝快,更多的直膨機被應用在方艙醫院、PCR實驗室、移動方艙實驗室,甚至是小型口罩廠等,因而直膨機在近兩年取得了快速的增長。加之由于醫療衛生、制藥、實驗室等行業的快速增長,這些都是直膨機的主力市場,助力了直膨機市場的蓬勃發展。此外,安裝便捷、應用靈活、性價比高、適用范圍廣泛等產品特性使得直膨機廣受青睞。
不僅如此,直膨機的優勢主要在于自帶冷熱源及控制系統,在前期設計、中期招投標、后期安裝及維保上,均可以節省各方的工程量及時間,同時由于變頻技術的普及和冷媒直接換熱,直膨機組也有了更好的節能表現。
廣東西屋康達空調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唐振華表示:“在未來潔凈中小型場合,直膨機將逐漸取代傳統冷水主機+末端的形式,以簡化制冷系統、提升制冷能效。從目前和今后來看,直膨機將是潔凈市場發展的主流趨勢。”
W
能耗制囿,工況有限制
目前直膨機的很多場景應用因為技術各方面的原因,依然存在局限性,仍需要將技術不斷升級,將其從常規的舒適性空調領域拓展至工藝性領域,比如像實驗室這些對低溫除濕有特殊要求的場所,以及軌道交通對大容量直膨需求旺盛的場合。
從產品特點上來看,目前制約直膨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安裝受限,內外機組合較為固定,無法實現水系統匹配的靈活性,內外機需銅管連接,距離受到限制;運行工況受限,主要集中在最低的制熱及制冷環溫,尤其是在全新風應用以及恒溫恒濕應用時,制熱除霜期間溫度波動大,無法保持溫濕度,運行能耗高;冷量限制,直膨機組的最大風量及冷量受限,同樣無法達到水系統產品的應用范圍。海信日立公司新風事業部總經理陳啟解釋道:“正是因為直膨機的特性,在北方市場使用就會存在不穩定和衰減的問題,用戶在機組的選型、運行的可靠性上存在一定的擔憂。在這些地方,不能簡單使用直膨機,可以用雙熱源,補充一個熱源進去,但這樣系統會更復雜,投資成本增加,直膨機性價比的優勢就不復存在。”
從應用的視角來看,浙江盾安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商用營銷總監王煒認為制約直膨機產品發展也有局限性:“隨著經濟的兩極分化,一些電子廠房面積越來越大,同時一些凈化場所對工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部分場所只需要單冷,更多以制冷為主的廠房更加關注能效。盡管能效再高,甚至部分產品已達到一級能效,但直膨機歸根結底畢竟是風冷機組,從能效方面來說,不如水冷系統。”
O
需求不減,應用場景擴容
持續而強大的市場需求帶來的直膨機的快速增長及應用,也讓越來越多人認識到直膨產品的優勢和趨勢,并逐漸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供需循環,這也將是短期內直膨機最大的機遇。同時隨著眾多行業品牌對直膨機產品不斷的技術創新及升級,直膨機的短板也在被不斷補齊,應用邊界不斷拓展,適用范圍不斷擴大。
王煒表示,從中長期來看直膨機的制冷量會越來越大,直流變頻技術+EC風機,可以彌補直膨機能耗弊端,溫濕度控制精度越來越高,產品的集成度也將越來越高,因而其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寬;陳啟也認為疊加更多技術和功能之后,直膨機的應用場景會更寬,比如醫院手術室、適用于北方區域的雙熱源解決方案,甚至在汽車生產環節中鋰電池的制造廠房對于精確控溫控濕、以及舒適性要求都能滿足。“直膨機的應用場景實際上是沒有邊界的,可大可小,小到住宅、大到軌道交通領域,非常靈活。”陳啟如此說道。
因此,在未來直膨機會從原來的小眾細分應用產品,逐漸變為可全行業應用的重要中央空調產品之一。歐博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隨著市場的成熟和行業的規范,未來5-10年內直膨機還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更多的細分市場里占據重要的地位。
T
要“一時之熱”,更要長期“持有”
幾乎在所有受訪人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疫情催化”這個直膨機爆發的最直接誘因。當熱度過后,這個被疫情催化的產品又將何去何從?
而在即將到來的挑戰面前,制造企業們并沒有放棄探索的步伐,尤其是在技術層面,比如:融合蒸發冷卻技術、磁懸浮離心式壓縮機技術、多聯機技術、全年制冷技術、超低溫露點送風技術、熱回收技術等,加大研發力度;比如在智慧、節能等方面持續精進,為用戶提供更多高能效產品和解決方案;比如在醫療、生物制藥、電子、新能源等眾多領域的工藝區域常常有低露點需要,而傳統冷凍除濕技術、轉輪除濕技術投資成本、運行成本費用昂貴。而西屋康達正在投入研究低溫直膨無霜技術,作為直膨機低露點技術突破口。
但是,挑戰的背后本身就是機遇,不管是來自于市場層面的挑戰,還是來自于企業自身內部的挑戰。直膨機的歷史很長,但是這一波增長還是讓一些企業猝不及防,它在救活了一批制造企業的同時,也很快把一部分企業打回了原形。因為在市場的發展規律面前,那些奉行長期主義,并潛心于產品和技術創新的企業終將受到市場的眷顧,包括直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