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潔凈手術部、造血干細胞移植病房、ICU、大型醫療設備機房等建筑設施,是醫院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設施,是體現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醫療和醫院的全面發展。
規劃建設醫院項目,既要站在醫療學科前沿超前謀劃,也要依據建筑工程技術水平和醫院實際條件和能力,明確需求及建設標準。本篇文章主要從干細胞移植病房護理單元建設來展開。
干細胞移植病房建設發展史
1
國際發展歷程
液體治療是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通過各代藥學家及臨床試驗不斷總結,逐漸形成現在的認識。
-
1969年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醫院建成世界上第一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收到良好效果,此后效仿發展很快。過去由于在配置中操作失誤或因環境污染造成對患者的傷害已從20世紀70年代的20%降至10%以下。美國盈利醫院已有93%建成,100%非盈利醫院都建成了。為此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在發達國家醫院中己是藥物工作者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我們國剛起步,國家衛生管理部門及藥物工作者也積極努力推進。
-
2002年我國衛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指出:要根據臨床需要逐步建立全靜脈營養和腫瘤化學藥物等靜脈液體配置中心,實行集中配置和供應。隨著規定的執行,越來越多的醫院正在建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
生命細胞、生長細胞
-
自體移植:自身骨髓抽出取健康的進行培育生長再移植回去。培育過程中清理患者體內一切病源細胞,用健康細胞取代,恢復時間快。采集自身骨髓細胞超低溫保存者,安排放化療預處理日程,如以4℃保存,預處理日程安排可作適當調整,以保證保存時間不超過72h。
-
異體移植:清除體內病源細胞,用他人的健康細胞取代。比對、防止排異。恢復時間要慢,無菌環境保證患者治療成功。
2
國內發展歷程
試述國內發展史(因時間太長,以下提到的時間可能有誤僅供參考)
1、我國醫務工作者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已采用玻璃罩式制造一個元菌環境來治療白血病。這種“潔凈單元房”頭部送風(多臺小風機并聯)腿部出去經外則回風比較簡單易感染、患者關在一個房間的玻璃罩內。病人煩躁外部環境比較差、澡聲大,濕度無法控制。
2、八十年代末上海一家醫院建造單元式無菌病房三間,1990年投入使用。這是國內第一個功能平面、設施配套較完善的干細胞移植護理單元病房。
3、93年307醫院10間干細胞移植病房建成。這是國內至今建成使用的最大最完善的移植病房護理單元。
4、94年301醫院7間護理單元建成。
5、95年全國軍內地方醫院全面開花雨后春筍一樣建造干細胞移植病房護理單元。目前在建和已設計好準備動工的307醫院20多間、301醫院20間、北大醫院10間。
二
干細胞移植病房護理單元-潔凈用房的分類標準
1
潔凈用房的分類及標準
凡是送風需要設置亞高效(含)以上過濾器的房間,且為潔凈用房,暫列下列各項:
-
住院部潔凈護理單元:分娩室、免疫缺損新生兒室;
-
放射性同位素病房、干細胞移植(血液)病房、燒傷房、變態反應病房、傳染病用隔離病房、冠心病心血管病房(CCU)。重癥護理單元(ICU)、早兒護理單元(NICU);
-
手術部:潔凈手術室、潔凈輔助用房;
-
醫技病理檢查科室:傳染病原解剖室、心血管造影檢查室、危險微生物氣溶膠的化驗室、體表處置放射檢查實驗室、輔助生育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基因試驗室治療操作室、心臟導管治療室、人工透析治療室、介入治療室、熱傷處置室;
-
醫療保障:靜脈藥物配制中心,中心供應站。
2
主要科室
-
潔凈手術室、潔凈輔助用房;
-
干細胞移植(血液)病房、燒傷病房;
-
重癥護理單元(ICU);
-
病理檢查科室:介入治療室、心臟導管治療室、輔助生育醫學實驗室;
-
醫療保障:靜脈藥物配制中心,中心供應站。
三
干細胞移植病房護理單元-功能設計
I潔污分流合理分區
II功能用房齊全
III合理的壓力梯度
IV人性化、以患者為中心
01
潔污分流合理分區
Reasonable division
02
功能用房
Function
潔凈護理單元內用房的潔凈級別、細菌濃度級分四個級別及適用范圍:
I級-用于重癥易感染病房。100級潔凈度級;
II級-內走廊、護士站、治療室、病房、手術處置。10000級潔凈度;
III級-體表處置、更換潔凈工作服、敷料貯存、藥品貯存、消毒滅菌室。100000級潔凈度;
IV級-更衣鞋、醫辦、示教、實驗、培育。無級別。
03
合理的壓力梯度
Reasonable pressure gradient
凈化空調系統配置:
-
病房獨立系統;采用雙風機互保方案:大小各一臺。大風機用于治療,小風機用于正常時維持室內潔凈度,節省能源;
-
頂送兩側下回;高效過濾器平布,其滿布率≥80%;
-
公用、輔房根據分區及使用要求用一套或幾套系統;
-
節省能源、安全可靠、運行穩定;溫濕度自動調節。
各用房設計參數的確定
-
100級病房:
與相鄰低級別最小壓差+8Pa,對室外壓差+15Pa,
垂直送風截面風速:0.15~0.25m/s,
溫度:夏季:24~26℃、冬季:22~24℃、相對濕度:45~60%,500m3/h≤新風量>350m3/h,
噪聲:40~48db(A)。
-
10000級用房:
與相鄰低級別最小壓差+5Pa,對室外壓差+15Pa,
換氣次數:>25次/h,
溫度:夏季:25~27℃、冬季:22~24℃、相對濕度:45~60%,6次/h≤新風量≥5次/h
噪聲:<550db(A)。
-
100000級用房
與相鄰低級別最小壓差+5Pa,對室外壓差+15Pa,
換氣次數:>15次/h,
溫度:夏季:25~27℃、冬季:20~24℃、相對濕度:<60%,4次/h≤新風量>3次/h,噪聲:≤50db(A)。
-
100000級用房(體表處置室):
與相鄰低級別最小壓差-5Pa,對室外壓差+10Pa,換氣次數:15次/h,
溫度:夏季:27~29℃、冬季:24~26℃、相對濕度:<75%,
最小新風量:>5次/h,
噪聲:≤55db(A)。
04
人性化、以患者為中心
Humanized、patient-centered
<1>
病房設計
-
病房易于醫護人員監視且有隔音措施;
-
病房單人間(盡可能套間布置),病房面積不宜過大,過大浪費能源,一般宜3x2.5x(m2);高2.4~2.5(m);化療病房可雙人間;潔凈度萬級;
-
裝飾明亮、暢快、舒適(家居臥室感);
-
大視野,消除一部分煩躁心情。一個護理單元內的病房色調可以多種狀態。
<2>
裝飾要求
-
六面體不允許有滲漏現象,衛生角,小圓孤過渡;墻壁面盡量不要有凸出安裝物體,應齊平;
-
溫馨、無毒、無有刺激的揮發物、表面光潔、易于清潔、表面耐低度消毒溶液擦拭;
-
防火難燃材料,且膨脹系數小,縮水率低、不易變形;
-
盡量不用金屬面材或經處理。
<3>
供配電要求
-
雙路自動切換供電或不少于60min自動投入不間斷電源;
-
每間病房配置負荷>3kw墻面下的插座四周設計,宜多不宜少;
-
照明(柔和室內外互控):常規;要有應急燈;
-
病房內應設計網絡和TV接口、對講電話。
<4>
醫用氣體
配氧氣、負壓吸引(有條件配壓縮)。